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2
编号:13742974
颈外静脉留置针与PICC在消化道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5日 黄玉珍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为消化道肿瘤化疗患者寻找更安全、有效及人性化的化疗途径。方法:将94例次静脉置管分为颈外静脉留置针组(A组)和PICC组(B组),分别观察两组置管操作时间及主要并发症。结果:颈外静脉留置针组(A组)和PICC组(B组)置管操作时间分别为12 min和21 min;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76%和15.40%。颈外静脉组主要并发症为留置管滑出血管引起局部胀痛,PICC组主要为穿刺口渗血和机械性静脉炎为主。结论:颈外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操作简单、易掌握、快速、安全、成功率高,并能满足持续48 h以上化疗的静脉给药途径,化疗间歇期不用带管,提高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是消化道肿瘤患者静脉化疗理想途径之一。

    【关键词】 消化道恶性肿瘤; 颈外静脉留置针; PICC; 持续化疗;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2-0076-02

    颈外静脉留置针和PICC均为笔者所在医院肿瘤科较成熟的静脉置管技术,广泛应用于肿瘤患者的化疗、晚期癌症患者长期营养支持治疗和危重患者的抢救。肿瘤科自2002年5月-2011年12月,对94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应用了PICC或颈外静脉留置针,两种方法均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但从临床应用过程中观察发现各有利弊。现将这两种置管方法及应用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6月-2011年12月同期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42例,其中胃癌9例,结肠癌13例,直肠癌16例,食管癌4例,年龄25~79岁,此方法设为A组(观察组),本组患者均为肘静脉条件较差或家庭住址离医院较远,不方便带管出院的患者或自己认为带管出院影响美观及生活自理的患者。2002年5月-2011年12月应用PICC组52例,其中食管癌3例,胃癌14例,结肠癌14例,直肠癌18例,喉癌3例,年龄22~78岁,此方法设为B组(对照组)。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材料与方法

    1.2.1 颈外静脉留置针组(A组) 选用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浅静脉留置针,患者取仰卧位,头偏向对侧,选择直而充盈好的颈外静脉,常规消毒穿刺点皮肤待干,左手食指固定并压迫穿刺点下端的颈外静脉,使其充盈,拇指往上拉紧皮肤,右手持留置针与皮肤成45°角进针,穿过皮肤后改为15°~30°角刺入血管,见落空感并回抽见回血后缓慢将导管送尽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